导航条下面一通栏 内容标题上一通栏
内容标题上二分一通栏
连接稳定性99.9%,MAXHUB研发团队是怎样做到的?

“啥?你再说一遍,我听不清。”

“能再大声点吗?你那边太吵了。”

这样的无奈,你一定也体会过,远程会议时,对方的声音忽大忽小、断断续续,传到耳边的除了发言声,还可能掺杂着键盘声、关门声......

今年五月,搭载了腾讯天籁inside音频解决方案的MAXHUB无线全向麦BM51(以下简称BM51)正式亮相,它的诞生,便是为了解决远程会议声音听不清、听不真的问题。

在研发团队的娓娓道来中,我们听到了一个对品质极致追求、与用户共同成长的有趣故事。

想和胡婵约半个小时的会议,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,得到的回复总是:“抱歉抱歉,今天的安排满了。”

作为产品总监,胡婵的工作十分忙碌,用户需求的前期调研、产品设计的决策、核心方案的制定.......她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,并给到实际问题的方向指引。和她接触下来,会发现一个显著的个人特质——快,大脑思维快、说话语速快、做事行动快,但有意思的是,她对于产品研发,尤为坚持精雕细琢,用她的话来说,就是想把产品做好,就要慢慢来。

慢下来,倾听用户的声音,用心做好每一次升级和迭代,是胡婵和研发团队共同的坚持。

在项目前期,为了搞清楚会议音频的真正痛点,胡婵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用户调研,到线下体验点做访谈、飞到全国各地拜访客户、十几个小时泡在会议室里,让自己站在使用者的视角,去发现问题。

“每一位用户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。”胡婵说道。她印象最深的是,BM51第一版demo产品给到用户试用时,有人反馈,远程会议听不清楚,有很大的环境噪音。“第一反应是产品出了问题。”她立刻拉上团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,调研后却发现,设备当时并没有在工作,大家来开会时,都以为会议设备已经准备好了,没有人去按BM51的开机键。

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却让研发团队陷入了深思,他们希望BM51能带给用户“无感”的会议体验,“产品一直保持开启状态,麦克风不会断联,用户进到会议室就能开会,不用再做额外的操作。”

为了实现这个想法,BM51采用POE网线级联,把音频信号损耗尽量降低的同时,还能够用同一根线供电,让产品一直保持有电开启的状态,节省布线的成本,部署速度也大幅提升。

在MAXHUB,有许多“元老级”用户,从第一代产品开始便始终保持着对MAXHUB的坚定选择与信赖,这与团队数月如一日地打磨产品品质、优化用户体验是分不开的。

以往,外接的音频设备和会议平板之间需要一根长长的接线来传输信号,这样经常会导致以下小麻烦的发生:急匆匆的同事会被这根线不小心绊倒、女生需要提着裙子小心翼翼地跨过去,如果要做埋线处理还得上报IT部门,不仅耗时,成本也会增加。

有没有方法,把那根线去掉,却又能保障连接的稳定性?这是胡婵和研发团队对于BM51的第二个思考。

但是,行业内没有做类似的尝试,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困难,并没有让胡婵和研发团队有丝毫的畏惧。为此,他们做了大量的尝试以及场景模拟,数据分析、调整细节、推倒重来…当方案定格到第12版时,团队终于找出了解题方法:在Wi-Fi基础上做私有协议的开发,开辟专用的连接通道。

看到满脸疑惑的我们,音视频研发中心设计经理陈思超用车道来比喻,做进一步解释:“如果说传统的无线连接方式是三车道,那么BM51就是开辟出六车道、十车道,让信号有更多更宽的道路可以通行。”

也就是说,当周边的无线设备比较多时,无线通道容易拥堵,卡顿甚至断连,而BM51的私有化协议和跳频技术,可以开辟出更多的通信信道,并实时扫描各信道的情况,哪条路畅通选哪条,避免“塞车”,最大程度提高连接稳定性。

“具体的技术原理,用户也许听不懂,但用心打磨出来的效果,用户是听得到的。”陈思超补充道。

刚过完年,软件开发部的部门经理张明明便全身心投入到BM51的研发,负责无线连接的算法。张明明坦言,BM51研发的压力比其他项目要大很多,但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。

每天他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泡在实验室,每开发一个功能,他都会问自己:逻辑有没有问题?有别的解决方案吗?能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?工作再忙,他也会抽出时间来学习最新的技术、带着产品往返于各个产业园,向集团声学研究院和其他技术大牛请教,共同探讨解决方案

在一次消音实验室测试中,张明明发现BM51内部会有一些“滋滋滋”的噪音,排查原因后发现,是无线连接功能所产生的高频模拟通信与硬件共振后带来的底噪,想要解决问题,必须更换硬件模组。

当时,产品开发进度已经到70%,硬件部分也全部完成,更换模组意味着之前大部分工作都会成为“无用功”。也有其他业务的同事建议先不修改,底噪的声音比较小,如果不仔细听,很难辨认出来。

毫不犹豫的,研发团队决定:“一定要改!”就算增加工作量,也要做到极致。时间紧急,工程师们直接把实验室当成会议室,边讨论边测试,用一个月的时间,终于将底噪降到了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以下。

极致品质的背后,除了数月如一日的反复打磨,更离不开研发团队对难题“死磕到底”的精神。

五一休假期间,无线连接功能的测试效果不理想,每隔五个小时就会断一次,声音也常常卡顿和失真。开发工程师得知后,带上一整个后备箱的测试设备,买最早的机票从广州直奔北京的研发中心,在大量强路由器、热点设备的复杂网络环境中连续做了160+小时实验,终于成功把BM51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到99.9%,连续连接时长提高到72小时。

声音不仅影响沟通效率,还会影响会议的参与度、情绪和氛围。据全球知名行业咨询公司Frost&Sullivan的一项研究表明,52%的受访者将噪音和不稳定的音量视为远程会议的主要障碍。

大量高标准严要求的用户,让MAXHUB不断往前奔跑、进化。为达到更好的声音效果,BM51采用市面上顶尖的音频芯片,并和国内领先的腾讯天籁inside音频解决方案深度合作,力求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音频沟通体验。

借助天籁的时钟协同深度学习回声消除技术、AI智能降噪等领先技术,BM51能够智能消除包括打字声、空调声、桌椅挪动声等超300种常见的会议噪音,在极低信回比条件下,实现双讲音质通透,保证视频会议远程和本地的顺畅双向交流。

中大型的项目会,会议室面积大,角落人员发言对端听不清,时常要挪动位置交流工作,MAXHUB也常听到用户的吐槽:“在大会议室开会,要想大家听得清楚,只能靠吼,非常累。”

胡婵研究发现,一位参会人大约占据会议桌0.8-1米的距离,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每增加一倍,声压级便会衰减6个db,这就意味着在三个人之间就需要有一个BM51,才能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远程交流。

为让声音覆盖更大范围,BM51深度融合天籁inside的分布式音频级联技术,最多可以支持8台麦克风POE级联,还能实现与会议平板的同步拾扩音,无论坐在角落,还是站在大屏前面发言,声音都非常清晰。

“不用刻意提高音量,就像我现在和你面对面一样,用正常的语速和语调说话,大家就能听清楚,BM51上市后,很多用户发来微信,夸这个产品很好用。”胡婵欣慰地说道。

在BM51的加持下,大家可以大胆地自由发言,不用担心远端同事听不听得见、声音会不会卡,因为在真实的面对面场景下,沟通本就如此。

采访的最后,张明明告诉我们,接下来研发团队还会根据用户反馈修订技术方案,持续迭代升级。在MAXHUB,每个人都是“长期主义者”,每一处细节都绝不放过,永远不停下创新的脚步,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,创造扎扎实实的价值。

右相关厂商下 右热点信息上
发布0
相关资讯

版本权所有©2004-2023 中国投影网
 咨询:0755-26391166

触屏版电脑版

  • 投影网
  • 视听号
  • 刷新
  • 分享
  • 我在现场
  • 我的